6月4日,雄安—石家庄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标志着首条服务雄安新区的特高压工程落成。该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服务京津冀一体化和雄安新区发展的国家重点工程,同时也是继蒙西—天津南特高压工程建成后,又一张在保定地区蜿蜒过境的特高压“中国名片”。 蓝天下,崭新的特高压线路如同一条熠熠闪光的功勋绶带,披挂在这片京畿大地上,带我们穿过绵延的时光。1917年,以民族资本家张献庭、王筱峰为代表的186位大小股东,筹资20万元,在保定城外征地5亩,宣告成立保定电灯股份有限公司,由此开启了保定发用电历史篇章。 “有人住的地方就要通上电!” “楼房村住上了新楼房。感谢政府帮我们搬出了大山。”2018年,阜平县的周建军住进了易地扶贫安置点的新房里,屋子里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各种家电一应俱全,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阜平县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受地形影响,无电户大多分布在山高沟深、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不只是阜平,西部山区的唐县、易县、涞源、涞水等县亦是如此。2006年,随着唐县洞子沟村陈俊山老人家的最后一盏煤油灯光荣“退伍”,河北南网“户户通电”工程在唐县率先告捷。 “有人住的地方就要通上电!”这是当年“户户通电”工程中所有参战人员立下的军令状。“那时山里路不通,车辆进不来,架线的电工们肩挑背扛,抬着电杆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山上挪,手上、肩上都是血泡,那种不服输的劲头我一辈子都记得。”陈俊山老人的儿子陈月增回想起那年村里架线的情景,仍旧感慨万分。 与山区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平原地区电网的快速发展。告别了煤油灯时代的涿县(现涿州市),早在1950年9月便建成了保定地区第一座35千伏变电站。1960年,保定市区第一座35千伏变电站投运。同一时期,保定所辖农村地区陆续开始办电,利用水利、柴油机等兴建小型发电厂,主要供应县城内生活用电。 改革开放后,电力发展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期”。1980年,保定地区第一座220千伏变电站——高碑店变电站投运。历经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十年的艰苦奋斗,截至1987年,除阜平、涞源、易县、涞水、顺平等部分山区县外,其余地域全部通电。 1998年,农网升级改造工程拉开帷幕,直到近年的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这是一场持久战,也是一场攻坚战,制定新目标、规划新思路、出台新举措、完成新突破,投入力量之大前所未有;这还是一场实实在在的惠民战,经过电力人的不懈努力,保定地区供电质量显著提升,进一步满足了客户用电需求。 倾心服务架起“连心桥” 在保定地区基本实现通电后的1988年,保定电网最高用电负荷只有36.4万千瓦。而2019年7月26日至28日,保定电网在经历了暑期持续高负荷“烤验”后,最大负荷连续3天突破700万千瓦大关,以718.7万千瓦再创历史新高。 用电负荷的陡增,售电量的攀升,注定了与之相匹配的供电服务也要加速提质。而这不仅仅只限于故障抢修时间的缩短、客户缴费方式的便捷化等基础服务项目。 实施“333”服务提升工程,为客户提供省力、省时、省钱的“三省”服务,营造良好的办电环境,对地方经济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落户保定的深圳高新技术科技创新产业园是河北省服务雄安新区建设重点工程项目。保定供电公司主动对接服务,提前勘查现场,客户经理全程跟踪服务,随工质检,严把质量关,比预定时间提前40天完成送电。 民生“小事”就是发展“大事”。近年来,保定供电公司全面开展电能替代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电力需求”的使命。“十二五”期间,保定电网步入特高压时代,为地方建设引入清洁能源;建成投运110座充电站、866台充电桩,2018年底基本实现已通车高速公路服务区全覆盖;2015至2018年,已改造“煤改电”居民13.32万户、党政机关学校2472户,替代采暖面积2543万平方米,节省燃煤约63.2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166.48万吨;特色小镇、全电景区、居民生活再电气化项目等,实现了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 从“户户通电”到“万户互联”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三型两网”概念的提出,“泛在电力物联网”一词不仅开始应用在各行各业,也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悄然登场的“万户互联”,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体验着智慧电力。 家住公安卫士小区的刘大生对供电公司细致入微的服务赞不绝口。“有了这个功能,家里用电情况全部掌握,服务真贴心。”刘大生通过供电公司提供的一份电费清单,对家里的各类电器用电数据及能耗情况一目了然。这是居民用电全景感知系统实践的一个缩影。 该系统应用非介入式居民负荷辨识技术,不需要居民直接参与,也无须与室内电器通信连接,即可在终端侧穿透感知居民负荷主要构成以及200瓦以上电器的用电时间和电量,为居民提供一份详细的电费清单,使居民电能消费更加透明。根据负荷辨识结果,供电公司还可以向居民客户提供节能建议,有助于客户养成良好的用电习惯。 在居民用电全景感知系统的背后,一个被称作“用电智慧大脑”的电力物联中心应运而生。该中心以打造用电智慧大脑和经济增长助推器为目标,以两位一体—三维集成的“集纵连横”模式为工作思路,在给客户提供更好用电体验的同时,也改变着其能源消费习惯。 保定万博广场商务综合体每天用电量达5万千瓦时。如何既为其实现节能降耗,又使改造成本降至最低?电力物联中心给出了答案:量身定制综合能源监控服务。通过联网型温控器对写字楼所有空调进行远程管控、定时控制、自动控制等;采用载波智能表计实现电、水的远程采集和停送;支持末端空调计时收费以及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方式……这些都为客户节省了相当可观的成本开支。 “源网荷储”一体化微电网、电谷“光储充”一体化智能充电站、新能源智慧园区……从“万户互联”到“万物互联”,保定供电公司把想法付诸实践,在引领能源消费革命、打造共建共享共赢生态圈的时代大潮中不断探索前行。 未来已来,唯变不变。70年披荆斩棘,保定供电无远弗届;70年风雨兼程,保定供电与时俱进。作为保定城市发展的亲历者,国网保定供电公司早已置身改革发展的浪潮,在下一个70年里将继续见证这座城市的非凡姿态。(刊发于《保定日报》10月15日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