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复勘现场,空气湿度不大于80%,风速不大于5级,符合机器人安装接地环作业条件,申请开工。” “可以开工”…… 8月10日的保定市清苑区,天朗气清。上午8时30分,2022年河北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高压线路带电检修工(机器人)决赛在国网河北电力雄安(保定)应急中心赛场拉开帷幕。来自石家庄、承德、秦皇岛、唐山、保定5支代表队的25名选手开启了为期两天的带电作业机器人高压线上竞绝技比赛。 据了解,高压线路检修机器人即RJ1200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被誉为配电架空线路带电作业的“特种兵”。其作业过程主要是通过绝缘机械臂抓取、更换不同的工具,分别实现导线剥线、抓线、挂线、断线等操作。配网机器人两只机械手臂如同人类灵巧的双手,操作人员只需在地面通过手持终端进行远程操作,其作业的时效性、精准性、安全性很高,并能在复杂带电作业环境中,实现独立完成导线连接、导线开断、安装接地挂环等作业项目。 据本场比赛裁判长、太原供电公司配电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任建功介绍,本次大赛包括理论测试和实操环节两部分,实操内容为机器人带电高压线加装接地环,其核心技术涉及环境感知、视觉算法和人机交互。其中,激光传感器实现对三维作业环境的识别,视觉算法完成对目标物体电缆剥皮位置确认、挂线位置等信息的计算,人机交互系统完成作业过程的人机协同,确保作业过程准确可控。 竞赛现场,只见3台高压线路检修机器人稳稳地矗立在几根12米高的高压线下。赛前,裁判员认真检查了每台检修机器人,以及剥线器、平板电脑、风速仪、温度仪等比赛设备,确认无异常后,比赛开始。 身穿蓝色工作服、头戴安全帽的参赛选手上场复勘完毕,登上机器人操作平台,开机检验,向地面的两位助手通报:“检修机器人绝缘电阻大于700兆欧,符合作业条件。” 只见参赛选手站在机器人设备车上,先是在设备车显示屏上进行一番操作,然后拿起平板电脑输入指令,机器人斗臂缓缓动了一下,随即停止。选手站在设备车上,再次向地面通报:“机器人RTK开机电量正常,符合作业条件”。 然后,选手向平板电脑输入指令,进行抓取工具检测后,第三次向地面通报:“机器人抓取正常,状态正常,开始作业!”辅助人员随即递上接地环。选手接过接地环,测试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只见机器人斗臂缓缓升起,其间,选手不时向平板电脑输入指令,调整机器人斗臂升起的高度和方位。 据介绍,机器人的机械臂上装有三只摄像头,选手通过平板电脑,可以实时清楚地看到十几米高的机器臂上的准确位置。随着选手手指在平板上的频繁点击,机器人的斗臂开始上、下、左、右、前、后缓缓移动。 “剥线器到位,开始剥离绝缘层。”只见选手输入一个指令,十几厘米长的黑色绝缘层随即剥开,露出银色的电线。 斗臂上的一只机械臂收回剥线器,然后伸出另一只携带接地环的机械臂,缓缓伸向剥离开的电线处。 偏了,调整;高了,再次调整……终于,接地环准确安装在剥开的电线处。任务完成,收回机械臂。整个过程,大约持续40分钟。 今年39岁、来自保定代表队的选手张瑜说,自己抱着学习的目的来参加这项比赛,通过比赛,锻炼了自己,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为以后做好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任建功介绍,与传统人工带电作业方式相比,采用智能机器人不仅可降低作业人员的工作强度,从根本上规避了安全风险,全过程实现“一键操作”,有效提升了带电作业质量和效率,提升了供电可靠性。 这项搭载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成果,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现场作业安全,彰显了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提高效率、科技助力发展的作用。(8月12日河北工人报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