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疫保供电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公司系统广大劳动模范、国网工匠充分发挥榜样力量和带头作用,冲锋在前、连续奋战,扎根一线、用心服务,全力以赴保障客户可靠用电、保障电网安全运行,为抗疫保电、复工复产保驾护航,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 王磊:全力以赴 打好这一仗 王磊,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特等劳动模范,现任湖北武汉供电公司检修分公司输电运检室副主任兼纪委书记,从事输电线路运维工作24年,个人创新成果先后获全国总工会创新成果一等奖、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职工技术创新成果等奖项。他牵头创建的输电星光劳模创新工作室被评为湖北省总工会、国家电网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示范点”。 3月25日,在武汉市江汉区水务局管道抢修施工现场,湖北武汉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副主任王磊耐心地向施工人员讲解临近输电线路施工作业安全注意事项和电力设施保护相关法规。自1月24日至今,他在岗位上连续工作六十余天,一直奋战在防疫保电一线。他严格落实防疫监督职责,创新运用新技术,全力保障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和抗疫保电工作规范化开展。 电网安全的“防护锁” 3月25日当天,王磊还带领同事特巡了220千伏李展线。李展线不仅是武汉同济医院、协和医院最重要的上级电源保障线路,也是汉口中心城区的主供线路之一。目前,武汉市政重点工程已逐步复工,李展线与复工建设项目有多处“交集”。 在李展线19号和20号杆塔之间,王磊发现了一处涉及外破隐患的施工点。他立即跟施工方沟通,向施工人员详细说明了靠近输电线路施工作业的注意事项和保护措施。他还主动向施工方提出了服务承诺:“无论任何时候,对于临近输电线路设备施工作业有疑问或者对安全距离难以把握,请拨打电力设施保护热线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复工复产提供免费的现场近电作业安全监护和指导。” 这六十多天,王磊不是在特巡的路上就是在保电现场。他和同事们在防疫保电期间发现涉及输电线路安全的隐患165个,处理缺陷107个,剩余隐患均处于可控状态。 武汉电网110千伏及以上等级输电线路总长4230千米。多年来,王磊无数次巡查这些输电线路,张口就能说出重要线路电杆数量和走向。尽管如此,他仍然表示:“多一个人查看就多了一道‘防护锁’。抗击疫情这场大考已经进入决战攻坚阶段,更需要我们付出艰苦努力,全力以赴打好这一仗!” 严肃执纪的“显微镜” “现在正值复工复产关键期,充足的防疫物资是员工安全返岗复工的基础。”3月23日,王磊又一次专项检查员工防疫物资发放情况。 8时,王磊来到单位,根据报送数据核查仓库内的防疫物资。防疫物资是一线师傅们工作的“护身符”,数量和质量都容不得半点马虎。查看库存的防疫物资后,王磊又来到停车场,检查准备出工的人员和车辆情况:“请师傅们一定确保车辆状况良好,安全行驶!” 王磊对工作有一股较真劲,确认车辆状态后,他仍不忘在微信群里给师傅们送去出工前的“叮嘱”:“切勿超车行驶,切勿分散精力,强化安全意识,检查爱护车辆!”他把涉及车辆安全的内容总结成四句口诀,不厌其烦地提醒大家。 “我必须聚焦现场实际,沉入一线,强化执纪监督,细化工作举措,发挥好‘显微镜’作用,才能更好地服务复工复产,确保保电工作顺利开展。”谈及当前手头的工作,王磊深有感触。他严格落实防疫监督相关要求,建立信息沟通协调机制,全面掌握防疫物资分配发放、防疫车辆使用等情况;在单位采用“线上+现场”等方式,组织开展重要文件精神传达、违规违纪典型案例专题学习6次,确保相关人员知红线、明底细。 科技创新的带头人 “有了可见光3D无人机建模技术,树障、房障都逃不过它的‘火眼金睛’啊!”3月13日,运用无人机可见光3D建模技术勘查完35千伏南生台线现场隐患后,输电星光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罗峥感叹道。 8年前,王磊带领青年员工创立了输电星光创新工作室。秉承着“创新,让工作更快乐”的理念,引入技术手段,工作室成员先后研制出近电报警器、杆塔基础防蛇装置、线路激光警示器等创新成果,并应用到生产实际中,有效提高了输电线路运维质效。 当下,利用科技手段解决实际困难的工作思路也被运用到了助力复工复产的保电工作中。35千伏南生台线是给武汉病毒所、武汉生物制品厂供电的重要线路。当前,树障和房障是威胁这条线路平稳运行的两大因素。由于疫情防控,许多地方封村封路,让树障、房障的排查工作陷入了困境。 王磊带领团队成员利用可见光3D无人机建模技术,把照片变成了立体直观的模型,并从中读出杆塔导线的线树距离。根据测量结果,他们及时清理距离较近的树障。 在将创新成果推广运用的同时,王磊还十分重视培养青年员工的创新能力。如今,王磊带领的创新团队已有70人,拥有98项创新成果。工作室成员定期召开创新成果研讨会,提出新点子,研讨新技术。 陆远波:客户心中的“格日勒” 陆远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特等劳动模范,现任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供电公司佛寺供电所所长、国家电网辽宁电力(格日勒)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先后获得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优秀班组长等荣誉。 4月7日,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供电公司佛寺供电所所长陆远波和同事孙立国、宋卫东来到佛寺镇瑞应寺风景区巡查10千伏佛寺线,询问景区复工复产用电情况,排查用电隐患。 “自景区复工以来,陆所长起早贪黑排查隐患,还及时更换了破损的电线。有他在,我们用电特别放心。他就是我们心中的‘格日勒’!”佛寺镇瑞应寺风景区办公室主任张林说。 “格日勒”是蒙古语“光明”“希望”之意。一传十、十传百,这个称呼便叫开了。 在防疫保电一线连续奋战 “我是劳模,又是党员,在疫情防控中必须冲上去,起到表率作用。”陆远波说。2月1日,他带头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承诺书上郑重签字。无论在疫情防控,还是重大活动保供电,他总是想方设法帮助客户解决用电问题,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月23日8时,在佛寺供电所,陆远波和11名国家电网辽宁电力(格日勒)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梳理上周排查电网的情况,分配当天的重点工作任务。“目前疫情防控形势有好转,但我们不能松懈,大家要坚持住。”陆远波说话时嗓子沙哑了。当时,他已在防疫保电一线连续奋战两个月。 1月23日,在接到佛寺镇政府启动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后,陆远波带领党员服务队队员开展抗击疫情保供电工作,用2天时间完成了96千米重点供电线路特巡、80处接电测温。 “陆所长是个细心人,也是个麻利人。他跑遍了佛寺镇每一个村的疫情防控检查点,还坚持与镇里和村里的执勤人员一起值守,常常忙到深夜。”佛寺镇镇长齐山说。陆远波时常在微信群、朋友圈发布防疫知识和用电常识,介绍推广网上国网APP,公布供电服务联系电话,协助村民不出家门办理用电业务。 佛寺供电所供电区域有4100多户家庭,共分成6个网格。陆远波为每个网格配1名党员服务队队员,与其他保电人员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全力以赴保障医院及居民客户安全可靠用电。 与客户建立深厚感情 佛寺镇是蒙古族群众集中居住区,当地蒙古族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85%。佛寺镇的多数老人不会讲汉语。为了解决语言沟通上的问题,陆远波在佛寺供电所开设蒙语课堂,聘请当地蒙语老师授课,利用每周一的1小时,让汉族员工学习蒙语和当地的宗教、民俗文化,练习蒙语的日常服务用语。供电所内还实行蒙汉员工混搭值班,让汉族员工在工作中也能学习和练习蒙语。 “以前,一些看不懂汉字的蒙古族群众不明白供电宣传材料的内容。自从用蒙汉双语标注后,所有用电事项一目了然,极大方便了蒙古族群众。”八吉营子村党支部书记那苏唔日塔说道。 佛寺供电所营业厅内摆放的“用电咨询台”和“客户座席”的标识牌全部用蒙汉双语书写,就连便民设施、意见箱、指示牌的名称都设置成蒙汉双语对照形式。在陆远波的带动下,全所汉族员工具备了与蒙古族客户简单对话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效率。 在服务工作中,陆远波与很多蒙古族客户建立了深厚的感情。102岁的喇嘛萨葛拉伽布就是其中一位。陆远波帮助老人解决了不少用电和生活上的难题。萨葛拉伽布逢人就竖大拇指说:“‘格日勒’好,小陆就像我的孩子一样。” 陆远波对工作精益求精,还创新亲情化供电服务风险管控闭环管理机制,提供延伸服务和增值服务。 保障种植户生产可靠用电 3月22日,陆远波和孙立国到辽宁省尼维生态有限公司检查新装变压器运行情况时,这家企业的负责人张其莹迎上来和他们打招呼。“灌溉、温室大棚控温样样离不开电。现在樱桃长势好、个头大,能卖上好价钱,多亏有陆所长的帮忙。”张其莹说。 尼维生态有限公司樱桃示范基地占地面积500亩,主要经营内容有果树种植、种苗培育、水果加工和销售等。该基地于2019年4月开工建设,计划于当年11月完成建棚,栽上樱桃树,用电需求较为迫切。去年3月30日,张其莹联系了陆远波。 得知情况后,陆远波立即带领党员服务队队员前往现场查勘,详细了解樱桃示范基地用电需求及大棚用电负荷。陆远波发现樱桃示范基地需要新建线路、申请专用变压器供电。他马上向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供电公司汇报现场情况。 3月31日一大早,陆远波协同营销、运检、发策等专业人员来到樱桃示范基地,经过仔细测量核算,确定最优供电方案。之后,佛寺供电所为樱桃示范基地新装315千伏安变压器2台,新建10千伏线路0.63千米、0.4千伏线路1.21千米,组立电杆58基,安装电表箱44台。 陆远波还带领党员服务队队员开展“主动了解、主动服务、主动行动”的特色服务,采取“早来1个小时、晚走1个小时、重点设备时时巡检”的保电做法,有效减少用电故障的发生。 在佛寺镇,不少种植户都熟悉陆远波。“不论任何时候,我都能联系上他。”“只要是询问用电的事,无论多晚,他马上就会回复。”客户这样评价他。 信息来源:党组宣传部,国网湖北、辽宁电力,国家电网报